工程造价专科生的出路女生-新疆九鑫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看到你的问题我觉得不是问题啊,我初中同学,没上过高中,先打工赚了点钱,然后在农村采石,卖的钱后来开采石厂,在后来08年在本地资产过百万,路在自己脚下,出路人人不同,成功在于你是否有一颗执着的心,有强烈的责任感,不服输的信念,屡败不馁的气魄,灵活感悟别人工作方法;

读书是好事,但是死读书就是不孝了,有期望是好事,但是让家人担心就是不孝了。
专科生要有自己的规划,不能看着其他人准备专升本就跟风,而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想要往哪个方向发展,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比如说,我要在哪个行业发展,然后具体到哪个领域发展,最后细化到在这个领域打拼需要具备哪些知识技能,需要学会哪些人际交往技巧,已经掌握了哪些东西,还有哪些方面知识欠缺,需要不断学习和弥补知识盲点;

别这么想,我也是一个专科生,现在在武汉这边读大三,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我觉得现在专科生在社会上能力要比很多本科生强,你可以想想,你周围的跟你一样的专科生还有很多很多,你们是一个起跑线上的。
要想以后踏实,现在就要充实,第一个就是充实自信,必须要有决心;
第二个充实知识,必须学好专业知识,我在电视台实习过,觉得这个社会能力是第一要义的,当然要争取有展示能力的资格。

第三个就是升级学历层次,其实有些人说学历不算什么,但是这却是个门槛。
连门槛都进不去,更不用说入席了,所以想想办法能不能提高学历层次?
如果一个专科生毕业了,到了社会上就要付出努力,多流些汗,然后再提高自己的地位,我有个表哥,是一本毕业的,现在在三一重工企业,一个月三千多块钱!

我有一个朋友,一个女孩子高中读一半打工,在江苏,一个月也是三千多块钱,只是相比要累一点。
如果现在就堕落了,除非你家里很富裕,很有地位,否则以后你就只有替人家打扫卫生吧,其实这个社会上很多人,蛮歧视专科生,特别是去一个单位,就很明显,专科生就是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样的高度,但是这时候,给你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这个路是成材之路,不是堕落之路。
在社会上,很多招聘单位还是看重专科生的,专科生其实是“专才教育”,本科生是“通才教育”,只是现在的教育都不叫教育了,开始叫钱了!
所以你一定要把该学的实用技能学好,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操作性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多出去闯闯看看,看看别人需要什么,而自己有什么?
首先,专科就别想考公务员了;
其次,出路就是考上公务员!
这只是其中极其微小的出路,更何况,以后公务员不见得就永远吃香,看看原来的国企职工,下岗后有多凄凉,以前也是铁饭碗啊?
再次,不想继续念书其实很好,我认为你到社会上去磨练比在学校不知所谓的浪费时间要好得多?

最后,英雄不问出处,近7成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所做的工作和原来的专业基本没啥关系,所以,混不好或者混不下去,和你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
因为没学好,所以没兴趣。
没兴趣不是学不好的理由!
更不是学历低找不到好工作,而是能力摆在那里,那样的能力不容易找到好工作,我认识搞计算机的人很多,其中有中专生学的不错在上海月入近3万(项目经理),所以看个人能力吧。
你的学历怎么也比中专高吧。
不过我鼓励你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如果是计算机学科实力较好的院校的硕士,学的好点最起码都有10万的?

下面是去年国内部分院校计算机硕士的去向和待遇,仅供参考。
我本人接触到的学计算机的很多高薪(年薪15万以上),不过都是计算机专业实力较强院校的硕士或者博士?

计算机很差的学校另当别论,师资差、培养经验差,学生能力很差。

如果你所在学校计算机没有国家重点学科,或者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省部级重点学科”,基本上是学不到东西的。

就看各人造化了2011计算机研究生就业总结:第一档:平均年薪17万级别:1,清华大学:今年最高的去了美林证券:15万美元,大部分同学年薪在17万左右。
其他的基本上百度保底,微软亚洲研究院20多个、10多人投行IT部?

4,北京大学:最高的是新加坡10万美元,大部分平均在16万左右,最低12万。
今年信息和软件学院总共去了5个高盛、7个摩根士丹利、4个Google、2个facebook美国总部,还有埃森哲、普华永道、IBM咨询部好几十人;

3,上海交大:今年最高的50万年薪,最低的12万,大部分同学的工资在17万左右。
就业不愧是全国第一,信安和电院还有软件学院今年去了9个摩根士丹利!
、3个高盛、4个Google总部、最差的一般都去百度、IBM、腾讯。

还有一批同学成功转行到金融、会计、咨询。
4,复旦大学:今年一般在15万左右5,南京大学:去了3个高盛IT,5个摩根士丹利、3个Google美国总部,一般年薪在15万左右;

第二档:平均年薪13万级别:1,华中科大:今年软件+计算机一般在12万·左右,大部分去了华为中兴IBM之类的,有3个摩根士丹利IT。
2,中国科大:同上,今年一般最低10万,平均12万左右。
3,北航大学:平均14万左右,大部分实习工资都有8K每月!

3,浙江大学:毕业400人计算机学术硕士+500人软件工程硕士,平均就业比南京大学要差,但也达到了12万左右,主要是华为、阿里巴巴、中兴、网新等企业,一半左右留在杭州就业。
4,哈工大:平均11万5,东南大学:平均11万第三档:平均年薪10万级别:1,中西部211或是沿海非211一本基本上都能达到10万最低工资!
无论什么专业,学的好一样可赚到钱,一样可以找到好工作,主要是看你自己怎么选择;

我国大专生的就业形势怎么样呢。
一个又一个例子说明,专科生就业率不仅不能与本科生相提并论,相反毕业就失业的大专生随处可见?
另外的一个既成事实是很多追求高学历的人不是用来搞研究,而仅仅是为了增加找工作时的筹码,这对国家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在大学呆过的人也都知道,大学老师讲课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串讲,而串讲是怎么回事呢?
就是将课程中的重点(也是考试重点)挑出来讲讲,然后大家自己回去看,到时参加考试就行。

这些现象已经是我们国家高校心照不宣的现实。
可见,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相差其实并不大,但就是这短短的五个月,造成了本科生和专科生在找工作时所受待遇的天壤之别!

(1)大专生的出路一:要理解,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文凭和成绩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多年以后,最重要的是你的工作、成绩、声誉、人脉等。
所以,不要只是为了大学文凭去做“专升本”的准备!
要多问问:自己想要得到什么。

兴趣在哪里。

未来向往的工作是什么。
(“外企”不是可以接受的答案)除了这个之外,还要问问:你的天赋、能力有多高!
能否考进一个好的大学。
这个大学是否比你现在的大专好很多!
(今天又很多民办大学还不如大专)能不能学到真本事。
你是否能够经过这个机会转换到一个你更喜欢的专业。
这是很复杂的问题,不是能够根据你的问题来直接回答的!
在网站的精华区、“做最好的自己”都有更多类似问题的探讨;
(2)大专生的出路二:如果你决心要试一试外企或一流公司,那么最大化你的机会的建议如下:1、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特色的人,证实自己对公司可以有某种特殊的贡献。
2、写一份具个人特色的履历表和自荐信?
深度地表达你对该公司的理解和热爱?
明确地描述你的特点;

要推销自己,并且不要用那些泛泛之词(“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而应该描述自己的特点。
要理解你的简历可能在发现是大专生时,马上进入“被拒”堆。

所以,你的自荐信的第一句就要抓住读信者的心。
3、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例如技术支持、数据输入等!
理解这些工作的需要,让自己拥有这些技能(例如,如果你想进某某投资银行做技术支持,你可以先打听他们的技术使用什么平台的,然后去学习、考证等)?
4、如果能够被公司初步接受,我认为你在公司中最重要的是学习和自我培训;
5、能否在暑期的时候就进入你向往的公司做暑期工作生,就算是无偿的也值得;
(3)大专生的出路三:另外,由于目前就业现状呈现出僧多粥少的形势,因此许多外企和一流国企都把门坎设置得比较高,所以应届大专毕业生想进外企可能会比较困难!

所以,你应该有心理准备,也许你要先找一个比较普通的公司,做几年之后再换工作。
其实,在一流的公司,有很多部门(例如市场部门)的工作根本不对当届毕业生开放?
我认识一个学生,多年前期望进入某某的市场部门,但是他不是最好的学校毕业的,而且某某公司根本不收本科生?
当时,我建议他的计划是:1、进入一个普通公司做市场数据,做1-2年,多争取培训的机会。
挑选公司的时候,一定要确认这个公司会提供培训的机会给员工!
2、找机会转换成市场专员,做数年!
3、找机会换到一个更好的公司做市场!
最好找一个某某公司的合作伙伴公司或者外包公司做与某某公司有关的项目,与某某公司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做数年!
4、在适当的时机,申请某某公司的市场部(当然,要在两个公司都能接受的前提之下)。

那时候,某某公司的人早已认识了你,你申请的基础就不在于你来自于什么大专,而来自于你个人的能力。
多年后,他终于达到目标,进入了这个公司;
这只是一个例子,但是希望能够更帮助你理解以后职场的现状;

申请普通公司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上面提到的“如何最大化自己的机会”的几点。
对大学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初衷和动机的良好表示理解,但对其所走向的方向很是怀疑?

本科注重的应该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而专科注重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这是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